餐飲企業的運作與經營市場,同樣要參與經營競爭。而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餐飲企業要提高效益、要健康發展,就必須立足經營管理實際,建立成本管理體系,加強財務管理,降低成本,讓利顧客,提高服務質量,最大限度提高市場占有率。
從財務分析上看,餐飲企業的日常經營消耗80%主要集中在菜品的原材料上,那么如何有效地降低原材料的成本和損耗,成為餐飲成本控制的關鍵。
一、邊際分析方法:著重于分析變化的成本,用來描述一個因素的單位變化會給相關因素帶來什么結果。
例:某餐廳連續創營業收入的新高,為保護員工合法利益,保證服務質量,餐廳經理準備增加5名員工,前提是必須維持原有的利潤不變。
利潤P=營業收入S-固定成本F-變動成本假設餐廳月營業收入100萬元,工資等固定成本15萬元,變動成本為65%,即100×65%=65萬元,那么利潤=100-15-65=20萬元。
如果要保持現有的利潤,必須相應增加營業收入,增加5名服務人員的月工資總額為3500元。那么,新增加的營業收入應為新增工資總額除毛利率,即3500÷35%=10000元。
二、如果商鋪開在公司集中區,最主要的顧客為上班職工,其光臨的目的不外乎洽談生意或聊天。因此,開在此處的餐飲商鋪如何應付午餐高峰時期的顧客以及如何處理假日及周末生意清淡時的局面成為選擇該地段要考慮的重點。
三、如果選擇在學校街道經營餐飲,學生便是此地段的主要顧客。商鋪一天中沒有明顯的高峰與清淡時段的差異,但季節性的差異卻相當大。學生利用餐飲店的動機,除了聊天、消遣之外,還有同學聚會或看書等。所以必須注意桌椅移動的便利,并準備書報雜志。
四、導入“五常”管理理念,充分調動員工的自律性
“五常法”是香港何廣明教授借鑒日本“5S”管理法,結合經營實際創設的現代餐飲優質管理方法。其要義為:工作常組織,天天常整頓,環境常清潔,事物常規范,人人常自律。
比如通過“常組織”,把必需的物品與非必需的物品分開,將必需品的用量降低到使用最低下限,并把它放在一個便利之處。通過“常整頓”,考慮采取合適的貯存方法和器具,固定物品的“名”和“家”,旨在用最短的時間可以取得或放好物品,以杜絕一切可能的浪費。“五常法”作為一種簡單易行、見效快、能持久的管理方式,已成為餐飲行業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務質量、降低經營成本的一大法寶。
餐飲企業應了解市場、分析市場、投入市場,參考和引進社會相關行業的特點和優勢,尋找屬于自己的經營立足點,建立并健全成本控制流程和長效機制,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特別是財務管理水平,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力求最大利潤,進而有效地達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豐收的企業經營目標,努力創造富有特色的餐飲行業服務品牌。
更多餐飲行業咨詢盡在鼎盛傳奇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官網:http://www.cumswallowinglessons.com/